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 > 正文内容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 #读书笔记

大海2年前 (2023-03-01)读书72

● 原则

● 生活习惯将会是秒杀一切设计的存在

● “清洁”是可以外包的,但“整理”不可以。

● 要“归位”,是因为要“使用”

image 

● “一次性定位”行动纲领:

● 第一步,清空。

● 把一大类物品全都取出,把收纳场所腾空。

● 第二步,分类。

● 对拿出来的物品进行分类和细分类。

● 第三步,取舍。

● 对每一类物品做筛选,把不需要的流通出去。

● 第四步,规划。

● 对收纳空间和收纳工具进行配置。

● 第五步,放置。

● 把物品用合适的方法放到合适的位置。

● 特别提醒:

● 这个“一次性定位”,并不是针对家里所有的物品,也不是针对家里的某个房间,而是对某一种类的物品。选出某一类物品,然后按照五个步骤,进行一次性的定位工作。

● 20条让生活井井有条的收纳心法

● 01 【从“衣服山”开始】

● 小结

● 把要整理的同类物品全部拿出来,清空收纳场所,能够帮助我们对自己拥有的物品数量和收纳空间的特点有一个真实的认知。

● 所属步骤:清空

● 02 【搞定“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

image 

● 杂物分类第1步

● 按“存在的理由”分

● 杂物分类第2步

● 对功能类,按“用具”和“用品”分

● 用具是指辅助我们完成某项工作,可以重复利用的工具;

● 用品是指会随着使用变少的消耗品。

● 杂物分类第3步

● 对情感类,按“收藏”和“展示”分

● 杂物分类第4步

● 对用品类,按“使用”和“备用”分

● 小结

● 分类就是给说不清道不明的物品做一个“定义”,它是分多次、分层次进行的工作。最适合你的分类方式就是你自己最容易记住的方式。

● 所属步骤:分类

● 03 【处理信息类物品的万能三分法】

image 

● 从收纳的角度来说,信息的保留价值无非也是三种:

● 待处理、处理完毕需存档、随时查阅

● 文件第1类

● 流动的文件

● 流动的文件指的是那些有明确的进一步处理需求的文件。

● 文件第2类

● 存档的文件

● 存档的文件指的是那些已经处理完毕,但依然需要长期保存供查阅的文件。

● 文件第3类

● 随时要用的参考文件

● 随时要用的参考文件指的是我们平时常常用到的一些参考资料。

● 小结

● 任何像文件这样的信息类物品都可以按照我们使用它的方式分成流动、存档、参考三类,这样分类还能便于我们找到对应的收纳方式。

● 所属步骤:分类

● 04 【扔垃圾不是“断舍离”】

● 断舍离不是整理的起点,而是整理的终点。它也不是整理的标准答案,确切地说,它只是我们可能走到的终点之一。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是一种高级的自我修行,是一少部分人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的状态。

● 小结

● 你不需要强迫自己接受“断舍离”,先把家里无用的东西清理掉吧,比如那些包装盒和包装袋。我们要的是温暖而有品质的生活散发的“热气”,不是没用的东西散发的“怨气”。

● 所属步骤:取舍

● 05 【决定了就不会后悔的四分法】

● 按照频率和喜好两个维度来决策

 

● 按照外形和功能分

 

● 按照价格和功能分

 

● 按照使用频率分

 

● 按照物品归属分

 

● 小结

● 抛弃“扔还是不扔”这样简单粗暴又容易后悔的判断方法,根据你最重视的物品属性,把它们分到四个象限中,再做出不同的处理方式。法官大人,在审判你的物品之前,先把你公平公正的法典建立起来吧!

● 所属步骤:取舍

● 06 【没人想要你的旧东西】

● 小结

● “舍”的方式包括卖、送、赠、弃四种,不论你“舍”的操作方式是什么,都不应该反过来影响你“舍”的决定。选择一个对自己最快速高效的处理方式,才是对你而言最不浪费的方法。

● 所属步骤:取舍

● 07 【你完全可以重感情】

● 原则

● 你可以留着旧物,但请把它们精简到最少的数量,只有“少”的数量,才能体现“重”的价值。

● 这些经过我们精挑细选保留下来的“宝贝”们,就不应该再被胡乱一塞放在柜子里的某个角落。它们的收纳方式可以分为收藏法和展示法。

● 收藏法

● 那些容易损坏的,或者不那么美观的“宝贝”,用专门的盒子仔细收好,放在柜子的高处或者深处。

● 展示法

● 那些不怕损坏的、美观的“宝贝”,就直接把它们摆出来,挂出来,作为这个家独一无二的装饰,打造出充满能量的空间。

● 小结

● 你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保留一件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前提是它能为你提供足够的情感价值,并且不会造成收纳上的困扰。

● 所属步骤:取舍

● 08 【如果“屯”,请“有限屯”】

● 三个因素决定你家消耗品备用量的限度:

● 第一,家庭人口数量。

● 第二,物品消耗速度。

● 第三,物品采购难度。

● 做到“有限屯”的收纳方法:

● 第一

● 消耗品的备用部分和正在使用的部分分开存储,备用部分集中收纳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家里的任何人一眼就能知道还有多少,是否需要补充。

● 第二

● 这个收纳消耗品备用的空间容量必须是限定的,物品不能超出这个空间的范围蔓延到其他区域去,这样,从物理上你就确保了这种囤积一定是“有限”的。

● 小结

● 对消耗品可以预留一定数量的备份,但必须统一收纳在固定的位置,并用收纳工具的容量限制它的数量,避免过度购买。事先做好生活规划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个数量。

● 所属步骤:取舍

● 09【能不换季就不换季】

● 小结

● 与其按照季节来规划收纳的位置,不如按照整体的使用频率和物品的基本种类来做更加合理。

● 所属步骤:规划

● 10 【什么样的空间都有用】

● 空间特性1:高

● 合理的收纳规划方式是:分层,让每一层的空间都可以独立使用,且高度能适配物品的高度。分层可以利用不同的工具自下往上、自上往下,或者用层板根据需要来划分。

 

● 空间特性2:深

● 合理的收纳规划方式是:拉伸,把里面的空间“拉”到你的眼前来。

 

 

● 空间特性3:宽

● 合理的收纳规划方式是:分隔,用收纳工具来分割成小的区域。

 

● 空间特性4:畸

● 家具和家具的缝隙、橱柜和墙壁的转角、水槽下方的不规则空间,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如果我们的物品都已经找到了更好用的位置,那不如把这些空间直接舍弃,这样做总比在使用的时候去难为自己要好得多。

● 但如果你家的收纳容量捉襟见肘,那就要学会巧用这些畸零空间。

 

● 提醒

● 虽然我们是从高、深、宽、畸这四个方面去分析空间特性,但你遇到的实际情况,很可能是好几个特性的叠加。一个又高又宽的柜子该怎么办?这取决于你要放进去的是什么东西。如果是几个拖把和吸尘器,那就要从宽度上进行拆分;如果是几十双鞋,那就要从高度上进行拆分;如果是两三个行李箱,那也许根本不用拆分。

● 空间从来都不是主角,脱离了要收纳的物品去谈空间的利用是没有意义的;同样的,脱离了使用者本身去谈物品和空间也是没有意义的。

● 小结

● 没有完全无用的空间,只有没被合理利用的空间。根据我们要收纳的物品,选择适当的收纳工具,就可以从高、深、宽、畸四个方面去进行空间上的规划。但别忘了,我们的目的从来都不是“榨干每一寸空间”。

● 所属步骤:规划

● 11 【不是什么样的盒子都好用】

● 收纳盒原则1:

● 使用频率高的,尽可能用简单的容器。使用频率低的,用带盖的容器

● 收纳盒原则2:

●  除非特别明确用来装体积比较大的物品,大多数时候一个大约15厘米深的盒子会更好用

● 收纳盒原则3:

●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收纳神器,请选抽屉

● 收纳盒原则4:

● 像为物品选择男朋友一样,选择收纳它的容器材质

● 收纳盒原则5:

● 尽量不要选择第一眼就让你激动得想下单的收纳盒

● 收纳盒原则6:

● 你几乎不可能找到把空间利用到100%的收纳工具

● 小结

● 收纳盒不是多余的存在,而是让我们的收纳系统易于维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最好用的收纳盒往往是设计简单、低调朴实的。

● 所属步骤:规划

● 12 【少走一步是一步】

● 动线原则1:

● 少走一步是一步

● 动线原则2:

● 坚守你的功能分区

● 动线原则3:

● “拿取”和“归位”矛盾时,让“归位”容易一些

● 动线原则4:

● 高频路线缩短路径

● 动线原则5:

● 客人客物缩短路径

● 小结

● 收纳规划要依据人在空间里的活动路线来进行,目标就是让“使用”和“归位”时的路线尽可能地缩短。

● 所属步骤:规划

● 13 【“多久用一次”是个好问题】

● 物品按照使用频率分为常用、次常用、不常用

 

● 收纳原则

● 从动线上来说,收纳位置的便利性是和使用场所的距离成反比的,我们总是希望“少走一步是一步”。对于同样的距离来说,收纳位置的便利性是和使用及归位动作的复杂程度成反比的,我们也总是希望“少动一下是一下”。

● 实例

● 如果是一个柜子,就是你站在它的面前,伸出你的手,不需要踮脚,不需要蹲下,不会被柜门、房门或者其他什么东西遮挡,直接就能够到的这个区域,就是最方便的位置,可以用来收纳最常用的物品;需要蹲下才能够着的区域,就是次方便的位置,可以用来收纳次常用的物品;而那些需要踩一个凳子或者梯子才能够着的地方,就是最不方便的位置,可以用来收纳不常用的物品。

 

● 如果你是在整理办公室,那就坐在你的椅子上,伸手就能够到的桌面、直接就能拉开的抽屉,就是最方便的位置,可以用来收纳每天都要用的纸笔工具;需要弯下腰才能拉开的下方抽屉,就是次方便的位置,可以用来收纳每周用一两次的文件夹;需要站起来、甚至拐个弯才能拿到的吊柜,是最不方便的位置,可以用来收纳偶尔才会用到的存档资料。

● 小结

● 如果说动线代表了人和空间的效率关系,那么使用频率就代表了人和物品的效率关系。请优先把高效的空间分配给使用高频的物品。

● 所属步骤:规划

● 14 【提高你家的“信噪比”】

● 定义

● 在你的家里,看起来很有秩序感的东西就是“信”,带来杂乱感的东西就是“噪”,不论东西数量多少、放在哪里,只要这个比值低,你就会觉得家里乱糟糟。收纳规划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把东西扔光,而是尽可能提高家庭环境的信噪比,打造出有秩序的感受。

● “高信噪比”方法1:

● 采用相同款式和颜色的收纳工具

● “高信噪比”方法2:

● 有意识地留白

● “断舍离”倡导大家在收纳时采用七五一法则:看不见的收纳七成满,看得见的收纳五成满, 展示收纳一成满。

● “高信噪比”方法3:

● 亲自去建立家里的收纳系统

● 建立一个收纳系统,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去完成对每件物品的定位。经由这个过程,你就可以像鸡尾酒会效应一样突破信噪比的瓶颈,即使是一件零碎的小东西,也不会因为它的“信号”太弱,而怎么都找不到了。

● 小结

● “整齐美观”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通过统一工具、适当留白、亲自参与的方式,即使在同一个房子里收纳同样的一些物品,也可以看上去更美。

● 所属步骤:规划

● 15 【直立是一种魔法】

● 直立收纳法

● 让物品尽可能采用竖直的姿势放入收纳盒、抽屉或者柜体中去。

● 直立收纳的好处

● 可以让物品一目了然,相互独立

● 提醒

● 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必须用直立收纳法,对于一模一样只是在数量上重复的物品,例如家里备用的纸巾、香皂,就完全可以采用堆叠收纳法。因为,此类物品我们都是一件一件按顺序拿出来使用的,不会出现挪动和翻找的情况。

● 小结

● 如果说“定位”就是给物品找到它的家,那么在这个家里,请让它们尽可能“站着”,而不是“躺着”,使用和归位才会更方便。

● 所属步骤:放置

●  16 【先放石头,再放沙子】

● 小结

● 把物品放入收纳空间的时候,先考虑大体积物品,再考虑小体积物品。

● 所属步骤:放置

● 17 【让它们都能被看见】

● 第一,能不做柜门的就不做柜门。

● 衣柜门用布帘代替,书柜直接没有门,用置物架代替收纳柜……无论是使用还是归位,都直接减少掉了“开门”这个动作。

● 第二,尽量使用没有盖子的收纳盒。

● 如果必须有盖子,那就用透明盒。

● 第三,对不透明、有盖子的收纳盒贴标签。

● 益处

● 不需要打开柜门或盖子就能直接知道里面放了些什么,也不需要把分类的方式、收纳的位置都记在脑子里,解放双手的同时还能解放大脑。

● 归位的时候,标签也会在无形中提醒我们不要乱放。

● 标签场景1:

● 家庭人口很多时,对公共物品做标签

● 标签场景2:

● 文件资料等,一眼看不出是什么类别的物品贴上标签

● 标签场景3:

● 物品的收纳方式被重新规划后,贴上标签,熟悉新的位置之后再去掉

● 标签场景4:

● 孩子的物品贴标签,增加乐趣,引导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小结

● 开放式收纳盒、透明收纳盒、贴标签,都是“看得见”的收纳。这样做可以让我们在使用物品的时候,直接就去“拿”,而不是去“找”;在给物品归位的时候,直接就去“放”,而不是去“想”。有了“易于维持的整洁”这个坚实的基础,“好看”的目标还会远吗?

● 所属步骤:放置

● 18 【别忘了你的墙】

● 小结

● 利用挂钩、挂杆、置物架,把墙面利用起来。这不但可以大大扩展我们家里的收纳容量,还可以把我们的桌面、台面、地面都空出来,方便操作,也利于清洁。

● 所属步骤:放置

● 19 【固定你的劳动成果】

● 电线收纳的秘诀就是让它们不要缠绕在一起

● 电源插头都固定在专用的挂钩上,不再到处乱跑。

● 完成细分类后,用分隔盒固定分类的成果

● 直立收纳的物品可以用文件盒、书立、碗盘沥水架协助维持

● 塞到柜子里的雨伞,用挂钩固定在内壁

● 小结

● 收拾整齐不是结束,后面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动作,那就是在工具辅助下固定我们的劳动成果,就像每次做发型的最后一步都是喷上定型药水一样。

● 所属步骤:放置

● 20 【托盘里的生活场景】

● 将“生活场景”装在托盘里

● 熏香托盘:精油、香氛、用来点线香的香托……

● 睡前托盘:眼药水、眼罩、耳机……

● 洗脸托盘:发绳、眼镜、饰品……

● 日常托盘:充电线、公交卡、发绳、手表……

● 托盘式生活场景的好处

● 首先,它们构成了一个个随时“准备就绪”的生活场景,那些随手想要放下却不知道放哪里去的东西,都有了容身之所。

● 其次,当你想要变换使用场所的时候,比如,今天想在客厅里点香,明天想去书房里试试,又不想在家里到处都安置一套工具的话,就可以用托盘整个端起来就走。

● 清洁的时候就可以整体移动,而不需要一个一个拿开、放回那么烦琐了

● 增加一个托盘,哪怕只是把琐碎的小东西都扔到托盘里,也能给我们一种潜在暗示:“这里是做好收纳了的哦!”以此来提醒我们不要随手乱扔。

● 小结

● 把琐碎杂物装进一个托盘里,把做同一件事情要用到的东西装进一个托盘里,它是个看起来有点儿多余但却无比贴心的工具。

● 所属步骤:放置

● 收纳后的保持

● 01 【收纳是一场永不终止的实验】

● 真正“为舒服而生”的家,从来都不是定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画面

● 如果说收纳真的可以被称为一个“系统”的话,那空间和物品都是它的硬件,人和生活则是它的软件,如果没有了软件,硬件不过就是一堆硬邦邦的废铁。同样,随着软件需求的变化,硬件也要随之进行升级,才能一直顺畅地运行。

● 02 【每天只花10分钟,也能轻松维持】

● 不是每天以“收拾屋子”为乐趣,而是以“享受收拾好的屋子”为目标的

● 维持小贴士1:

● 不要不停地收拾

● 要让维持变得简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以“每时每刻的整洁”为目标,生活的过程中就尽情享受,只要事后能定期归位,能顺利归位,就不是什么问题。

● 维持小贴士2:

● 不要跟在家人屁股后面收拾

● 时不时让大家体验一下自然后果,让每个人都看到乱糟糟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他们才会知道整洁有多重要

● 维持小贴士3:

● 星期一是个好时机

● 如果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可以选择在星期日的傍晚来做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如果可以预见到即将出现的乱糟糟,那就先不收拾好了。

● 维持小贴士4:

● 眼不见为净收拾法

● 工作辛苦起来,有的时候难免会懒得动弹。这个时候如果想要家里看起来舒服一点,或者临时要招待客人需要把客厅整理出来,就可以使用“眼不见为净”的方法。

● 维持小贴士5:

● 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来

● 完成“定位”后,日常给物品归位时,却最好是要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进行,先把卧室整理好,再到客厅,把客厅完成,再到厨房。

● 如果我们在整理客厅时发现应该放到其他地方的东西怎么办呢?准备一个“转移篮”,整理完成后,带转移篮到下一个房间。

● 维持小贴士6:

● 不是必须亲自做的,先不做

● 维持小贴士7:

● 给枯燥收拾加上生活仪式感

● 03 【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懒”】

● 一旦身边的一切都找到了秩序,我们就会变得更高效,无论干什么都更快。最后收获了什么?懒啊!当别人还在一堆杂物里翻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坐在旁边跷着二郎腿喝咖啡了,还不用担心因为自己没完成的事情而被别人打扰,想怎么懒,就怎么懒。

● 懂得如何聪明地“懒”,才是真正会偷懒之人。收纳,就是为了能够更聪明地偷懒才做的事情。

● 拥有一个舒服美好的家,除了让我们自己能够“懒”,还要让我们爱的人也可以“懒”。

● 04 【当你的决心遇上家人的阻力】

● 人们更喜欢“自己决定这么做”的感觉,而不是“别人让我这么做”——哪怕他的决定其实是受到了你的影响才产生的。花时间说服,不如先做好自己,再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人。

● 小聪明 1:

● 谁用谁收拾

● 根据每个人的生活需要,为家里的成员划分各自专属的区域,每个人只需要做到:

● 第一,维持公共区域的整洁;

● 第二,不影响别人的责任田。

● 小聪明 2:

● 简单的临时存放处

● 整理收纳的最佳标准,是以“最不擅长整理的人”为参照的。给他们准备更轻松的收纳方式,就是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 小聪明 3:

● 自己的整理偷偷做

● 自己做整理的时候,找一个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偷偷进行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因为家人的看法感受到特别的压力,无法顺利地处理物品。

● 只是要记住,我们要处理的仅限于自己的物品,别人的东西可不能随便乱扔哦!

● 小聪明 4:

● 公共的物品标签化

● 05 【家是温暖的人间归宿】

● 那些尊重彼此、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遇到困难时彼此开着玩笑打气的一家人,无论房子最后收纳成什么样,都一定会是一个装满幸福的家。

● 与其说,是因为我们在一个房子里努力把各种物品收拾妥当,才拥有了自己理想的生活,不如说,是这样的一个“家”,包容了我们的好、我们的坏、我们的杂物、我们的日常、我们的思绪、我们的梦想、我们爱着的人们……还有,我们自己。

● 是它无比妥当地“收纳”好了我们的一切,成了我们的人间归宿。

● 美好的家之30天养成计划

● Day 1  :写下五条你关于家的理想,尽可能具体一些

● Day 2 :清理无用的包装盒与塑料袋】

● Day 3 :把你的衣物全部摆在一起,计算数量

● Day 4 :按照“是否喜欢/是否常穿”的四象限筛选衣物

● Day 5 :只把“喜欢且常穿”的衣物放回衣橱,给它们合影

● Day 6 :把决定流通的衣物叠好装入干净的包袋,写上“自取”,放到垃圾桶的旁边

● Day 7 :为你的衣橱置换统一的衣架

● Day 8 :使用直立折叠法在抽屉里收纳衣物

● Day 9 :找到一本“买回来从来没看过”的书,一本“看了一半看不下去”的书,一本“看完不会再看”的书,在社交平台上赠送给需要的朋友

● Day 10 :销毁没有保留价值的纸质文件

● Day 11 :对需要保留的纸质文件按照“流动”“存档”“参考”分为三类

● Day 12 :用统一的文件袋和文件盒收纳好存档的纸质文件,并贴上标签

● Day 13 :按照“功能”和“情感”对客厅的杂物进行分类

● Day 14:把杂物放回收纳空间,使用直立收纳法摆放物品

● Day 15 :找到你放小物品的一个抽屉,使用抽屉分隔盒分割空间

●  Day 16 :为客厅的公共物品贴上标签

● Day 17 :建立一个容量固定的“备用纸巾”小仓库

● Day 18 :把客厅的装饰物减少到三分满

● Day 19 :把你的玄关处和出门无关的物品都转移到其他地方

● Day 20 :记录你每天上班前的动线,想出一个可以缩短它的办法

● Day 21 :把厨房里的东西都摆出来,做一次彻底的清洁

● Day 22 :清理厨房里过期的食物和调味料

● Day 23 :为你存储的食材挑选一款统一的、方形的储物罐

● Day 24 :把你切菜的台面尽可能地空出来

● Day 25 :把餐桌上的物品放回原位

●  Day 26 :把洗手池的台面尽可能地空出来

● Day 27 :找到一个阻碍你打扫卫生的物品,为它挑选一个更合适的位置

● Day 28:帮家人实现一个关于收纳的想法,无论你自己是否认可

● Day 29 :找到第1天你写下的五个理想中最简单的那个,制定一份实施计划

● Day 30 :趁你家最乱的时候拍一张照片,给它取名“热气腾腾的生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大海客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218.56.10.6:12122/zblog/?id=49

分享给朋友: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 #读书笔记” 的相关文章

台球与做人做事道理

绅士、健康、聪慧、细致、努力,是台球运动被赋予的极致内涵。台球运动是世界四大绅士运动之一,既不像足球那样消耗体力,又不像篮球那样容易受伤,总是沉静内敛、健康向上。球台上,仔细凝视母球的瞬间、出杆的刹那、清台的满足、赢球的愉悦,都使人精神焕发,尽显从容淡定。细细品来,小小一方球台,还充满了相对而生、相...

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人有三不交

· 话有三不说o 1.揭人之短的话不要说§ 《菜根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此三者可以养德,亦可远害!”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不要攻人短处,揭人疮疤。揭人疮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

我看保险

基本概念给付型:只有满足赔付标准,直接按保额赔付相应数量的钱报销型,或补偿型:需要医院发票津贴型:主要是发生事故期间造成的简介损失,如不能上班,保险公司按合同给予的一定津贴理赔类型承保人:保险公司投保人:买保险的,交保费的被保险人:享受保单的保障受益人:拥有保单的收益权,如直接财产继承人保费:交给保...

培养超级大脑的7个习惯

序言大脑天性懒惰第一章外部动机—以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等理由成为前进的动力难以持之以恒不想被骂父母的期望有面子因为收入高内部动机—内心纯粹的自我意志成为前进的动力自我驱动更能坚持虽然不能增加收入,但工作内容很有趣所以很想做下去以外部动机作为诱导开头,以内部动机作为持久驱动力同样可行,但长期依赖外部...